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參訪「安徒生童話展」


102.10.9幼保系參訪西湖度假村「安徒生童話展」,透過數位圖書、互動科技及童話放映,讓孩子可以透過觸碰欣賞科技化的安徒生童話,很適合親子一同造訪。

幼兒藝術發展理論簡介

幼兒藝術發展理論:試圖說明藝術發展的理論和解釋非常多,共可分成以下六類:
一、身體觀的幼兒藝術發展:
    身體觀(physical)的幼兒藝術發展認為,幼兒藝術的內容、過程、作品與風格是顯示他們身體上的限制。由於幼兒的手眼協調、細微動作控制、小肌肉發展、手的靈巧度,以及視覺敏銳度都有限,使得幼兒漫無目的地亂畫、塗鴉與畫出無法辨別的形狀,因此幼兒的圖畫常令大人覺得不成熟或難以理解。
二、情感官的幼兒藝術發展:
    情感觀(emotional)的幼兒藝術發展認為,幼兒藝術的內容和風格顯示出他們情感性格、個性、性情與情感狀態。幼兒圖畫經常會透過顏色、大小、形狀、線條、質感和整體表現誇大、扭曲以及表現出重點強調的物體、情緒、人物與事件。
三、知覺觀的幼兒藝術發展:
    幼兒藝術發展的知覺觀(perceptual)解釋認為,幼兒藝術的內容和風格反映出知覺的發展。知覺觀的發展認為,幼兒是畫出他們知覺到的事物,而非他們看到的事物。
四、認知觀的幼兒藝術發展:
認知觀(cognitive)的幼兒藝術發展認為,幼兒藝術的內容和風格顯示出一般智力和概念化的運作,幼兒只會畫出他們所知道的。幼兒在繪圖時,要依賴記憶、影像、經驗和概念。
五、幼兒藝術發展的常模發展解釋:
常模發展(general development)解釋利用階段的方法,試圖以全面性的方式說明幼兒的藝術表達。
六、認知發展觀的幼兒藝術:
結合了認知和發展觀點精華的解釋,最能全面地說明幼兒的藝術發展。以    Piaget幼兒藝術理論而言,Piaget認為每個幼兒都會經歷四個主要發展階段而且不能躍進:認知發展從感覺肌肉、具體活動開始,發展到象徵、高等的概念運作。Piaget認為,繪圖是符號或表徵運作的一種形式,可將其視為介於相爭遊戲和心理圖像之間的活動。

資料來源:賴碧慧、吳亮慧、劉冠麟2009)。幼兒藝術與創造性發展。台北:華騰文化。

參訪「故宮潮‧當國寶遇上設計」展覽

員林演藝廳展覽活動-「故宮潮當國寶遇上設計」
此展覽分成「國寶衍生商品設計競賽成果」、「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成果」、「人氣品牌授權商品」、「國寶動畫劇場」、「數位國寶」五大主題展區完整展出。亦展覽目前最火紅的「朕知道了」硃批紙膠帶,以及相關文創商品,讓民眾認識國寶文創,看熱鬧也看門道。(資料來源:故宮博物院)

幼保系學生於102.10.1參訪員林演藝廳


認識西洋藝術簡史

一、史前藝術
年代:2500年之前(舊石器時代)
特色:不知名洞穴中創作的藝術家,使用簡單線條,大膽構圖並使用幾何圖案來裝飾,能畫出正確比率,並只畫出自己所知的東西,如自己、別人、野生動物。
二、寫實藝術
年代:1700-1800
特色:強調能夠像真的事物般進行藝術創作,除了真實的描述生活,並包含污穢與罪惡的主題,以及人類真實的情景,如超重、疾病及醜陋。
代表人物:米勒(Jean-Francois Millet)、歌雅(Francisco Goya)  
三、印象主義
年代:1800-1900
特色:非常著迷於顏色、日光、對照、光線、反射與陰影,關切使用簡單快速的下筆來獲取物品的精髓。印象派畫家畫出心理看到的東西,而不是所知的物品。
代表人物:莫內(Claude Monet)
四、點描主義
年代:1800-1900
特色:從印象派中分離,關切使用新穎色彩的畫法來表現,使用單純的畫點,而不是筆觸。點描畫法關切顏色的互補關係,不會把顏色混合,而欣賞必須要融合鄰近的色彩。
代表人物:喬治.秀拉(Georges Seurat  
五、表現主義
年代:1800-1900
特色:表現主義會扭曲真實性來呈現自己的觀點與情趣,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受到歡迎,藝術品充滿了暴力、沮喪,以及高度情緒化。
代表人物:康丁斯基(Wassily Kandinsky)
六、抽象主義
年代:1940
特色: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發展,透過滴畫、噴灑、傾倒、潑灑作畫,圖案通常是不經意產生,有時要透過圖案來闡述一個故事。
代表人物: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)德庫寧(Willem de Kooning)
七、野獸主義
年代:1910
特色:使用單純明亮的顏色及大膽創新的方法來呈現正面的情緒,包含喜悅、快樂、舒適、愛以及幸福,主要關注於顏色情緒化的呈現。
代表人物:馬諦斯(Henri Matisse
八、立體主義
年代:1900
特色:立體主義是所有20世紀抽象藝術的來源,尋求使用智慧概念來表現形狀與圖形。立體畫派畫家放棄傳統處理空間與形狀的手法,而著重於圓柱、球體、立方體的使用。
代表人物:畢卡索(Pablo Picasso   
九、動態藝術
年代:1920
特色:嘗試透過使用槓桿、工具、可移動零件來融合動作,動態藝術需要參與,和動態雕刻互動的參觀者可以讓作品產生移動或是改變。
代表人物:Alexander Calder, Marcel Duchamp
十、超現實主義/達達主義
年代:1900
特色:達達主義之藝術家,發覺自己對現世生活、戰爭的殘酷、一切社會問題皆無能為力,作出了的一些藝術反叛手法,主要的目的是為反藝術,為破壞、為反叛、為諷刺當代的一切事物(如戰爭)。他們以一種驚嚇及歇斯底里的心態來創作,代表超脫實際,嘗試創造神奇夢幻的世界。夢境、影像、幻影、潛意識,都可以當成主題來描述現實或是抽象的物品,物品、空間、形體、時間和形狀都可已被扭曲。
代表人物:達利(Salvador Dalí
十一、普普藝術/大眾藝術
年代:1950
特色:大眾藝術對當代美國文化做出社會性批判,大眾藝術選擇了與日常生活熟悉的主題,如罐頭、飲料、電影明星、卡通及廣告藝術。作品元素通常採取不斷重複、精雕細琢、寫實的細節方法來呈現,並沒有要求呈現情緒的表現。

代表人物:渥霍( Warhol ) : 「瑪麗蓮夢露」 版畫最為有名,也拍電影。